盐阜三庄王氏简介
盐阜三庄王氏,是以盐阜境内的贵一公为始迁祖的沙湾庄王氏、贵二公为始迁祖的瓦屋庄王氏和贵三公为始迁祖的楼王庄王氏的合称。
元朝末年,世居姑苏三坝的王公大海,任军职兴武总官,食邑千户,生有五子:贵一公、贵二公、贵三公、贵四公、贵五公;生女一,讳贞烈。时至明初洪武年间,在大移民浪潮即所谓“洪武赶散”中,贵一公、贵二公、贵三公及贞烈姑祖,相偕渡北,间关道路,分别在盐城县的沙湾庄、瓦屋庄和范巫庄落脚定居,贞烈女随贵二公居瓦屋庄。
沙湾庄王氏,始迁祖贵一公,字仲仁,大海公长子,所落脚的沙湾庄,距盐城县治西北约120里,此地东有大沙河流淌不息,中有沙龙高耸蜿蜒,东南有汉古墩巍峨,古墩东南百步有一丈许的系马石柱,此物为唐屯兵遗物。整个沙湾庄古意盎然,风景如画,更是一块风水宝地。
清雍正九年,盐城县西北隅,包括沙湾里在内的信字十九个里,划拨为新设的阜宁县辖境,今在新沟镇西沙湖居委会区域内。
传至六世,为昆仲十二人,分东、西、南、北四个门支,并在咸丰五年续修族谱时,规定了各门支的16至25世的辈份用字。依行次分别为:东圃公支为东门,辈字为“子道咸敦本书香允继贤”;南村公支、沙溪公支、世昌公支、世爵公支、国通公支、乐愚公支和旺湖公支,七公支联袂为西门,辈字为“其延家祚远乃作福余观”;大化公支为南门,辈字为“锡宝崇瑞治宜尔庆景升”、“中式效先觉奎光肇太和”(歧泉公支);大机公支、大雄公支和大威公支合为北门,辈字为“联名英正达登选业恒熙”。
沙湾王氏英才辈出,灿若星汉。清代、民国《阜宁县志》中《人物志》等篇目中有记载沙湾王氏人物有:七世乾峰公,九世加惠公,十世拱宸公,十一世渭玉公、开生公,十二世橹公、栒公(举人),十三世祥光公、东公,十四世培昌公(举人)、世侯公,十五世耀奎公,十六世瀛公、明耀公,十七世樾森公、道治公、延龄公、康年公、子鹏公。他们或为朝廷命官,政声卓著;或金榜题名,声振一时;或乐善好施,救民水火;或著书立说,扬名立万;或孝悌忠信,感天动地。清朝覆灭,革故鼎新,新学兴起,组党风行。族人出国留洋者有之,投身革命者有之,更有五位热血青年考入黄埔军校,抗日战争中誓死效命,可歌可泣。
历代先祖以他们的智慧和德行为家风涂抹了亮丽而厚重的底色,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后辈的人生道路。如今,沙湾王氏活跃在各界各业的博士、硕士人数众多,为其他族姓所不能及,参看新竣的《沙湾七公王氏家乘》中的《张序》和《沙湾七公王氏家族书香榜》。
族人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阜宁、射阳、滨海三县,人口规模逾十万。始迁祖仲仁公墓址在阜宁县新沟镇南湾村。沙湾王氏现健在的最高辈分为16世,计有四位,最低辈份的为24世,有近二十人丁。
瓦屋庄王氏,始迁祖为大海公之次子贵二公,字敬甫,号道勇。据《盐城地名考》载:“相传明朝初年‘洪武赶散’,苏州王氏人家迁居到此,择此多瓦砾旧村废墟建庄,故名瓦屋庄,今属大冈镇。”这就是该族始迁地名称的由来。著名美国宇航员,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范德堡大学教授,2012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王赣俊博士是该族十八世裔孙。著名肝胆外科、肝脏移植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也是该族十八世人。
贵二公殁后葬瓦屋庄东,隔河之西为其胞妹贞烈姑祖之葬所。瓦屋庄王氏现已经传至25世。
楼王庄王氏,始迁祖为大海公三子贵三公。《盐城地名考》载:“明武初年,苏州三坝的王贵三全家被移居至范巫庄,此即楼王《王氏族谱》始迁祖。后王氏人丁繁衍昌盛,出了好多官宦人物,且多大户,为显耀王氏门宗兴盛,遂改范巫庄为楼王庄。‘楼’取其‘高远’‘上层’之义。”现属盐都县楼王镇。当年的楼王庄的范围大致为现今楼王镇的文昌、朝阳、利民三个居委会的区域。传至六世,有兄弟十八人,称“十八邦”。邦理、邦贞二公无传,余为十六邦支,并各邦支都规定有自16世到25世的辈字。具体如下:邦汉公支,其辈字为“嗣丰功伟烈效明哲仁贤”;邦周公支,其辈字为“昌善称良元持正举端方”;邦政公支,其辈字为“建思齐省察高怀融贯通”;邦成公支,其辈字为“以象如呈璧在学馀贡金”;邦本公支,其辈字为“佩服鸿儒教敏求至圣经”;邦立公支,其辈字为“名宜汝全知业精勤共见”;邦道公支,其辈字为“登进事言立钦仰咨谋深”;邦怀公支,其辈字为“初首基肇权令有锡顺天”;邦贤公支,其辈字为“养若能遵率循由协悦怡”;邦侨公支,其辈字为“向斯起为传致述惠达孝”;邦赋公支,其辈字为“自谦乃受益居位励崇恭”;邦才公支,其字辈为“式金玉尊容咏肃雍显相”;邦荣公支,其辈字为“洪介纯硕溥甫臻到赴来”;邦节公支,其辈字为“美积嘉珍懿众多庶观师”;邦龙公支,其辈字为“占祥与卜吉作先皆考成”;邦虎公支,其辈字为“心敬程悠远性定寿绵延。”
楼王庄王氏向为簪缨世族。六世祖邦立公(字信,号西溪),任进贤县主簿,以诗才名于世,有《西溪诗稿》存世,2024年收录进了《盐城诗征》,为收录该书的最巨篇幅者。六世祖邦才公,字南湖,任漳州知府,政声卓著。九世祖百度公(字介石),为一代抗倭名将。明崇祯庚午年以文庠生高中武举,充东海守备将军,在崇明与海寇交战中英勇殉国。其事迹载于《淮安府志》《盐城县志》《崇明县志》等典藉,至今崇明地方仍保有纪念百度公的“王将军庙”。三弟百圣公,字揆一,奉命弟袭兄职,继任守备怀远将军。与介石公同样战死抗倭战场的,还有另一位九世祖百旗公。一门忠烈,光耀千秋。
走进楼王庄,首先映入眼帘是高耸的瑞进士牌坊。清道光帝为表彰楼王庄王氏十四世祖谨斋公的辉煌教绩,特赐“瑞进士”额匾,此牌坊正是为纪念和表彰谨斋公而建。
楼王庄王氏始迁祖贵三公祖妣赵氏墓址在楼王庄后庄河西。楼王庄王氏健在的最高辈份是17世,新出生裔孙的辈份为26世。
沙湾庄王氏、瓦屋庄王氏和楼王庄王氏,始均属盐城县境,后经区划调整,现沙湾庄属阜宁县,瓦屋庄、楼王庄均在盐都区境内,势成鼎足,故称盐阜三庄王氏。650年来,三庄王氏守望相助,亲为一家。清康熙乙酉年(1705),三庄王氏宗亲代表在楼王庄举行了三庄合祭三始祖的盛大祭典,并留下由楼王庄王氏十世裔孙宗维公(字之翰)撰写的《三庄合祭三始祖文》。此祭文十分珍贵,在此后的各庄的族谱中均将该祭文前置于族谱谱首。300多年来这篇《三庄合祭三始祖文》成了连接三庄王氏的又一纽带。近二十年来,三庄之间的联谊更加密切,走动更加频繁。据信,今年是三庄合祭暨《三庄合祭三始祖文》诞生320周年,秋季将仍由楼王王氏牵头举办纪念盛典,盐阜三庄王氏族人正翘首以盼这一天的到来。(文/王乃祥)
读者讨论(0条)